核心要點包括:
- 精準腫瘤醫學的發展持續推動放射性藥物的創新與應用。
- 全球臨床試驗活躍度日益提升,早期研發穩步推進。
- 市場成長動能強勁,標靶α發射體療法成為研發熱點。
- 受託研究機構 (CRO) 在因應複雜核准、物流管理與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試驗執行中發揮關鍵作用。
在不斷發展的精準腫瘤醫學領域,如何保持重要地位?請立即下載Novotech全球放射性治療藥物洞察白皮書。

放射性治療藥物透過將放射性同位素與腫瘤特異性分子結合,實現對病灶部位的精準輻射遞送,正逐步重塑精準腫瘤醫學的治療格局。這種標靶療法可降低脫靶效應,改善神經內分泌腫瘤、前列腺癌、甲狀腺癌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等癌症的治療效果。
全球臨床試驗數量呈現顯著成長態勢,從2018年的寥寥數項增至2025年中期的80餘項。這主要得益於α和β發射體技術的進步、卓越的臨床療效以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(FDA) 授予的相關認定。儘管當前大多數試驗仍集中於早期階段,但針對耐藥性腫瘤的後期臨床開發活動正逐步增加。與此同時,放射性同位素供應鏈的複雜性及其較短半衰期,為放射性治療藥物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挑戰。
隨著Lutetium-177、Actinium-225、Lead-212等關鍵核素產品線的不斷拓展,癌症治療模式正經歷深刻變革。尤其是α療法,可在微小病灶和微轉移灶中實現高效、精準的腫瘤細胞殺傷,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。在遞送平台、合併治療方案以及生產規模化等方面的創新探索,對於緩解供應難題、滿足全球市場需求起著關鍵作用。隨著放射性藥物技術的持續發展,癌症適應症範圍不斷擴大,全球委託方的關注度持續上升。這促使他們積極尋求與CRO建立策略合作關係,以加速研發進程,提升試驗執行流程效率。
本白皮書由國際知名的生物技術CRO Novotech撰寫,全面解析放射性藥物的研發格局、市場成長、監管動態及前沿科學進展。
*本文僅作知識分享,不構成任何診斷或治療建議,如有診療需要,請咨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。